[1] |
吴秀茹, 刘建, 赵飞, 杨娅坤, 曹高燚, 杜锦, 向春阳, 郭淑玲. 盐碱地条件下机插秧与旱直播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比较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6): 50-52. |
[2] |
张翔, 施天怡, 戴其根, 孟天瑶, 韦还和. 减氮密植模式下常规粳稻产量形成特征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6): 53-57. |
[3] |
怀宝东, 闫凤超, 曹有鑫, 隋文志, 赵晓锋, 李佩然, 叶志峰, 刘士昌. 北方寒地绿色功能型水稻栽培技术试验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3): 78-83. |
[4] |
易子豪,朱德峰,王亚梁,胡国辉,张玉屏,向镜,张义凯, 陈惠哲*. 水稻生长对干旱的响应及其补偿效应研究进展[J]. 中国稻米, 2020, 26(4): 1-6. |
[5] |
王志玺1,2,崔晶2,孙玥1,苏京平1,王胜军1,刘学军1,崔中秋1*. 氮肥处理对小站稻金稻919产量及品质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9, 25(6): 72-78. |
[6] |
彭碧琳,胡香玉,钟旭华*,田卡,黄农荣,潘俊峰,梁开明,刘彦卓,傅友强. 华南双季直播稻品种筛选及其产量形成特征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19, 25(5): 47-52. |
[7] |
尹利生1,刘龙生2*,张明2, 张瑞春2,方升亮3. 衡阳市水稻肥料施用现状调查及对策[J]. 中国稻米, 2019, 25(3): 112-113. |
[8] |
张军,方书亮,李必忠,张永进,刘忠红,周冬冬. 秧龄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钵苗机插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9, 25(2): 59-63. |
[9] |
吴勇俊1,郑海飘1,杨小粉1,方稳山2,聂凌利1,李翊君1,张文1,敖和军1*. 不同超级稻品种对移栽密度的反应特性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19, 25(1): 49-52. |
[10] |
李翊君,聂凌利,张文,吴勇俊,郑海飘,杨小粉,肖欢,敖和军*. 水密肥互作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8, 24(6): 67-69. |
[11] |
殷跃军1,何静2,林添资3,吴小美4,项忠兰2,吴如成2,赵青松1,成春枫5,王银6,高金成1,钟志仁1. 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构成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8, 24(6): 80-82. |
[12] |
姚坚1,张世玺1,姚海根1,李瑾2,孙达2. 氮肥用量对浙北地区不同类型晚粳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8, 24(5): 121-122. |
[13] |
周宇1,任海建2,车艳波3. 钵苗机插水稻群体动态及产量构成[J]. 中国稻米, 2018, 24(4): 81-83. |
[14] |
吴茂力1,敬树忠2,3,姜心禄2*,陈莉4 . 氮肥用量与尿素类型对蜀优217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8, 24(4): 109-112. |
[15] |
董洋阳,贾晴晴,朱新春,刘章生,王雅凤. 施氮量对机穴播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8, 24(3): 105-107. |